今天跑去看大受好評的「海角七號」,聽說票房可能破億耶!
中午到了大江還沒吃午餐,就先去買電影票,
因為怕場次人數爆滿,那就不會有好的座位了,
買了三點半的場次,嗯,果真有好多好座位可以自由選,
我選最後一排中間的座位,真是開心,
帶著媽咪一起來欣賞老弟強力推薦的國片,
媽咪很少來電影院看電影,不過這樣本土的電影片,
應該可以讓媽咪很融入劇情中,曾經帶她和小姪女們看「哈利波特」,
但並不受她的喜愛,她整個就是有看沒有懂,呵~~
距離電影開演還有二十分鐘的時間,買好了爆米花和飲料,
這時我卻看見3號廳的門口已經有觀眾在排隊準備入場了,
真是奇怪咧,這樣的景象應該是買票人潮很多時才會有的,
明明買好票,已經確定有座位的票啦!為什麼還要排隊??
我真的不明白,而且還排很長呢!
回到家和老弟說,老弟說上回他去看的時候也是一模一樣的情況,
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呵~~真的好奇妙!
我只能說「海角七號」擺脫過去大家對國片的一貫態度,
就我個人而言,「國片」給我的印象就是為藝術而拍,
像我這庸俗之人是要花點時間才能看得懂的,也有可能會看不懂,
老實說剛開始聽到這片名時,我還以為是西洋片咧!
漸漸地有看見了預告片,也才知道原來是台灣導演所導的國片,
但我仍然還是不曉得這部電影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直到近幾週聽到許多人的推薦,剛好也有空可以去欣賞這部大家讚不絕口的電影。
整廳滿場,上回看到滿場的電影是什麼時候,好像是「魔戒3」吧!
讓我這個還沒開始看的人都不自覺得興奮起來了,是怎麼樣的一部電影,帶給大家有這樣的舉動,
內心小小的感動一番,忍不住想大喊「愛台灣啦!」P.S個人想法,請勿見怪!
「海角七號」的故事內容其實很豐富,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看似以為是軸心,
但真正讓人深刻的卻是劇中人物在恆春小鎮的生活點滴,平凡卻也能很快樂;
用六十年前的七封情書串聯起整個故事,和男女主角的愛情、演唱會樂團的組成不是很有相關性,
但在許多的細節還是看得出來其實是有些關聯的,
而且讓我感動流淚的就是這七封情書背後的悲劇愛情故事。
我想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的生活和現今台灣的平民百姓是非常貼近寫貫的吧!
所以才會有人看了好幾次都不會覺得膩,請大家多多支持優質好片,
多給台灣本土導演、演員多一些鼓勵和掌聲,
我想「國片」也能在國際間大放異彩的。。。。
以下電影的內容大綱及劇照都來自於「海角七號」痞客邦官方部落格
跨越六十年的七封情書 追尋一輩子的音樂夢想
六十多年前,台灣光復,日本人撤離。一名日籍男老師隻身搭上了離開台灣的船
隻,也離開了他在台灣的戀人:友子。無法當面說出對友子的感情,因此,他把懷念
與愛戀化成字句,寫在一張張的信紙上。
六十多年後,台灣的樣貌早已完全改變,各個角落的人為生活而努力,幾個活在
不同角落的小人物各自懷抱音樂夢想:失意樂團主唱阿嘉、只會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
、在修車行當黑手的水蛙、唱詩班鋼琴伴奏大大、小米酒製造商馬拉桑、以及交通警
察勞馬父子,這幾個不相干的人,竟然要為了度假中心演唱會而組成樂團,並在三天
後表演,這點讓日本來的活動公關友子大為不爽,對這份工作失望透頂,每天頂著臭
臉的友子也讓待過樂團的阿嘉更加不高興,整個樂團還沒開始練習就已經分崩離析...
…。
老郵差茂伯摔斷了腿,於是將送信大任交阿嘉手上,不過阿嘉每天除了把信堆在
自己房裡外,什麼都沒做,他在郵件堆中找到了一個來自日本,寫著日據時代舊址「
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的郵包,他好奇打開郵包,發現裡面的信件都是日文寫的,根
本看不懂,因此不以為意的他,又將郵包丟到床底下,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
演出的日期慢慢接近,這群小人物發現,這可能是他們這輩子唯一可以上台實現
他們音樂夢想的時刻,每個人開始著手練習,問題是阿嘉跟友子之間的火藥味似乎越
來越重,也連帶影響樂團的進度。終於,在一場鎮上的婚宴,大家借著酒後吐真言,
原來阿嘉跟友子兩人都是孤獨的異鄉人,解開心結的兩人發現了怒氣下所隱藏的情愫
,於是發展出了一夜情。
在阿嘉的房裡,友子看到了日本來的郵包,發現那居然是來自六十年前七封未及
寄出的情書,她要阿嘉務必要把郵包送到主人手上,然而,日本歌手要來了、郵包上
的地址早就不存在、第二首表演樂曲根本還沒著落、而貝斯手茂伯依然不會彈貝斯....
而友子,在演唱會結束後,也要隨著歌手返回日本,開始新的生活。
阿嘉終於決定打起精神,重整樂團,他們的音樂夢是否能夠實現?沉睡了六十年
的情書是否會安然送到信件的主人「友子」手中?而阿嘉跟友子的戀情,是否能夠繼
續發展下去?……
人只能活一回,夢想卻有無數個,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機會屬不屬於自己...。
照片提供/果子電影